概念养猪:批次化生产实践与关键技术(列举现代化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先进技术)

概念养猪:批次化生产实践与关键技术基金项目: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团队项目(2022-620-000-001-022);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_李良华等批次化...

概念养猪:批次化生产实践与关键技术

基金项目: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团队项目(2022-620-000-001-022);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_李良华等

批次化生产在英国已有广泛使用的成熟理论 ,其最早始于 20世纪 70 年代末的法国,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等养猪发达国家的推广盛行则只有约20年历史,2010年中国才开始引入应用该模式。中国养猪历来采用连续或季节生产,面对日益复杂的疫情时常遭受严重损失,这暴露出生产模式的不适应甚至落伍。批次化生产有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后发优势,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传播的几率 。因此,该模式得以在规模化养猪场得到较快推广应用。

批次化生产立足群体规模与养殖配套设施,提前将年度配种、分娩、断奶等程序以固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精确安排。批次工作近似复制推进,实现生产管理程式化、表单化、标准化、精准化,最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与设施使用率。国内批次化生产系统性理论与实践资料报道还不够,又由于包涵技术环节多、需要克服的问题多,使实践难度增大。要取得生产实效必须把握住所有关键点。现结合湖北某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解决方案,对批次化生产进行针对性系统剖析和归纳,为养殖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撑。

1 批次化生产实践

湖北某规模养殖场大白猪母猪群体约 270头,常年以春秋两季分娩为主,拥有1个单元限位栏188个,6个妊娠单元 160个平养栏,2个公猪单元 46个平养栏;6个产仔单元146张高床,11个保育单元半漏缝栏56个(2 m×2 m),6个肥育单元32个大栏(4 m×6 m)。

由于受腹泻干扰,尤其是2017年暴发的流行性腹泻(PED),导致哺乳仔猪死亡率居高不下,被迫寻求解决方案。2018年推介批次化生产模式,参照刘学陶等 方法进行批次的计算 ,采用 3周批,每批次配种50头、分娩占用2个产仔单元、保育占用6个保育单元。2022—2019年经连续2 a批次化生产实践,与前期2016—2017年连续生产相比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如表1所示,与连续生产相比,批次化生产群体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得到极显著提高(P<0.01),活仔数平均提高约1头;初生重和20 d窝重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批次化生产有效提升了母猪群体繁殖效率。

表1 大白猪繁殖性能统计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如表2所示,批次化生产因周转效率高,对个体关注更细致,群体中低产、多次返情母猪以及低产仔数参配公猪被快速剔除淘汰,2022年度初胎母猪和经产母猪的淘汰率分别达到 23.12%、51.39%,批次化生产母猪的淘汰率明显升高,公猪淘汰率也略有提高。

表2 大白猪种猪淘汰率统计

如表3所示,2017年受PED影响,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 30.16%,该病毒短期内无法得到净化,以致批次化生产仍受到一定威胁。批次化生产后死亡率虽大幅度降低,仍然有 13.38% 和 11.67% 的较高死亡率,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根除PED病毒的侵袭。

表3 大白猪哺乳仔猪死亡率统计

批次化生产有效把控了猪场连续生产过程中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首先,将猪群中的低产、空转母猪和低产仔参配公猪主动剔除,使群体繁殖性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第二,运用同期分娩、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等技术,保障了批次化生产按计划顺利推进;第三,执行全进全出,将PED危害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并可能最终根除PED;第四,保育猪、育肥猪同批次大小整齐,免疫水平一致,选种、出栏猪品相好,且养殖单元利用充分;第五,所有工作内容按部就班,规定的时间段只专注工作一个内容、工作效率和质量更高。

2 批次化生产的优越性与短板

从实践效果可以看出批次化生产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全部批次工作内容明确、条理清晰,所有生产事项按养猪工艺流程被区块化集中,步调高度一致,工作人员成批操作简单高效,节省了工作时间,也提高了管理效率。

2)生物安全防范更有效。养殖流程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养殖单元空栏后经彻底清洗消毒,使批次间疾病传播途径被阻断,降低了染病风险,提高了猪群健康水平。与连续生产相比,批次化生产中养殖单元小环境一年能够得到多次净化,可以逐步根除猪场顽疾。批次群体可形成时间、空间隔离,使防疫针对性更强。

3)生产成本降低且可控。同批次猪只规格、免疫水平、营养需求、管理方式均一致,使药物投入大幅减少,提高了饲料效率。同时母猪群体非生产天数降低、产仔数提高,仔猪死亡率降低,提供断奶仔猪数增加,分摊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期发情、同期分娩和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也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以及公猪的饲养数量。另外,养殖设施利用率极大

提高,配置建设投入分摊成本降低且所有投入的生产成本都能够较准确预测。

4)商品猪均衡上市,品相更好。因管理效率提升,批次猪只生长速度加快,出栏上市日龄缩短,且同批出栏商品猪产品一致性好,销售顺畅。

5)种猪群更新更主动、更及时。批次化生产过程使低产、无效种猪更集中,更易于被发现,使淘汰准确性和效率提高。同时梯次补充后备猪,群体数量相对稳定,结构更合理,整体生产性能水平更高。

养殖场执行批次化生产需要补足的短板主要有:

1)人员素质要求更高。批次化生产具有更多技术的创新与集成,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基础,提高了人员技术门槛。

2)生物安全升级。批次化生产链条相对脆弱,必须阻断烈性传染病入侵,防御住一切可能打断生产流程的病害。布局不合理、流程紊乱、超大单元、净污道混用、消杀困难、人猪混住、密接集市和居民区等的传统猪场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进行改进,以符合科学性、专业性更高的生物安全等级。

3)更新设施设备。批次化生产搭建起高效的流水线,批次猪群具有高度一致性,提高了对养殖员工交叉作业的限制,更适合智能化监控、饲喂。要实现标准化、可视化管理,就需要增加设备购置、运行与维护成本。

4)小环境控制升级。季节生产模式能够合理规避炎热夏季配种、严寒冬季分娩。而批次化生产延续性不能中断,防暑降温、防寒保暖需要面向全程、全群、全阶段。尤其是华中区域,冬冷夏炎养殖小环境控制成常态,使管理任务加重。

5)季节波动加大。高温季、寒冷季的受胎率、产仔数、育成率等差异较大,使批次群体数量变动加大,且季节性流行病的不确定性,生产均衡性可能被打破,增加了日常管理的困难,提升了对技术、管理的要求。

6)后备猪补充要求提高。传统连续或季节生产后备猪补充方式为每年 1~2批次,而批次化生产需要全年按批次均衡补充后备猪,后备猪引进、培育要求更专业,免疫、驯化工作量增大,淘汰率也相应提高。

7)生产效益折中。我国市场猪价具有周期波动性,大周期跨年度,小周期在季度、月度间也存在相当明显的旺季、淡季差别。批次化生产均衡上市,被动适应市场价格波动,没有选择余地,不容滞销、压栏,即使在价格波谷也必须出栏,享受价格波峰时段量能较少,全年加权价使效益相对折中。

因此,发掘批次化生产优势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克服难点和补足短板,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防范疏漏。

3 批次化生产关键技术

批次化生产绝非群体的简单分批,批次化生产是“技术活”,创新集成了批量应用技术。批次化生产将整个猪场相关事务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流程上将猪群进行批量处理,关键节点上靠批量技术驱动,有序推进,形成周期循环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科学设计、规范运行是有条不紊实现实效的保证。

3.1 批次化生产统筹策划

前期统筹策划是执行、推进批次化生产的基础性技术环节,主要包括:

1)人员配置。组建团队,确定一个具备专业基础的牵头人,对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充分了解掌控,并正确理解批次化生产内涵,严谨执行方案程序,监督全方位落实到位。批次间隔越短,工作强度和负荷越大,配种、接产、保健、诊疗等关键技术岗位需配备足额熟练工作人员,避免出现空挡、脱节。

2)资料筹备。清理猪群,建立详尽猪只年龄、胎次、生产性能水平等信息资料。根据母猪群规模、产床数量确定需要采用的周批次,设定每批次母猪数、后备母猪补充数量,根据存栏状态合理调配母猪群结构,防止同批次母猪胎次结构过于单一,保持批次群体更新数量平稳,保证生产可持续性。个体、批次档案记录完整,以备跟踪管理和归纳总结,及时反馈批次生产效果,并建立长效机制,不断从数据管理中挖潜。

3)设施配套。根据批次规模,预备执行全进全出的小单元猪舍数量。传统大分娩舍、大保育舍必须分隔成独立小单元。不同批次猪只即使时间上存在重叠,也不能共享同一单元。单元设计不能产生大的偏差,防止超载或空转。

4)流程设计。按生物安全要求,猪群按生产工艺流程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到保育舍和育肥舍单向流转,不同批次人、物、猪不交叉混群或密接。每批次需要的后备猪培育、投入品物料补给、猪舍清洗消毒空置、猪群转群等与批次化生产计划需求相匹配。

3.2 生物技术应用

应用生物技术的内在原理是通过技术手段,使母猪性周期、卵泡发育、排卵达到同步,实现同期发情,便利人工授精批次处理,进而实行同期分娩和同期早期断奶,以吻合批次化生产节奏。生物技术应用在技术上保证批次化生产节奏有条不紊,实行配种、分娩、断奶3个关键环节时间点的精准控制。

配种技术精准。首先,精准同期发情。经产母猪提前减料,断奶当天下午停止饲喂干奶,下午 17点注射 PG600断奶,次日开始足量饲喂哺乳料执行短期优饲,断奶后平均3~5 d发情配种完毕,换妊娠料,并减少料量。难点在后备猪同期发情调整,从观测、记录第一次发情,计算至适配体重(约140 kg)时的发情期,提前 5 d连续饲喂四烯雌酮,1次/d,剂量为20 mg/ (头/d) ,直至批次计划配种期前7 d停止,待发情配种后补充入群。其次,精准配种时间,静立反射后经产母猪即时输精、后备母猪间隔6 h输精,第二次输精间隔12 h,也可输精3次。第三,精准妊娠。保证输精质量与数量,使配种受胎率达到 90%以上。配种后22~25 d进行B超测孕,以确认成功受孕。第四,精准妊娠饲喂,按妊娠期饲料限量标准执行,以安全度过妊娠30、60、70 d、后期和临产前死亡危险期,获得尽可能大小一致、最高数量的活仔数。

同期分娩技术。批次母猪预产期前1 d中午12时注射氯前列烯醇,效应时间约 22 h,次日上午 10时产仔,产仔日期一致且产程缩短至平均2 h。优势在于日间分娩、同时分娩,降低难产风险,保健效率高,寄养便利,获得更多健康活仔数。

早期断奶技术。关键做好保温、初乳、定乳、补铁和教槽补饲,必要时做好超前免疫。仔猪在21日龄断奶时体重需达6 kg以上,否则会增加断奶死亡风险。断奶后母猪集中到配种单元,仔猪原栏饲养一周转入保育舍。消除转运应激、环境应激、换料应激和疫病侵袭,克服仔猪断奶综合征。

种猪更新技术。异常母猪及早淘汰,降低群体非生产天数。为保持批次母猪数量稳定性,后备母猪的补充数量应与母猪淘汰数一致。难点在返情、空怀和流产母猪,参照后备母猪同期发情技术执行,调入延后批次配种,连续掉队 2个批次的猪只应淘汰剔除。

3.3 执行全进全出

批次化生产按养猪工艺流程,同批次猪群类别高度一致形成同质群体,适合独立小单元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正常状态下,饲养管理节奏紧凑,生产链条运转有序。养殖大环境“老病新发,新病常发”是常态,疫病成为生产过程最大障碍,也是批次化生产最大的阻滞因素,任何环节受到疾病影响都可能中断批次化生产,紊乱产生后短时间内理顺难,因此将生物安全防范提高到关键位置,全进全出即是为构建生物安全体系必备关键技术。

执行全进全出首先要求设施与工艺流程对应阶段的匹配性,包括功能匹配与规格匹配,建设适宜的小单元,实现生产高效性和隔离有效性。其次要求执行严谨性,同一单元有且只有同批次同规格类群存栏,不混群混养。最后要求时间和过程一致性,不容迟滞拖沓,饲养计划时间结束后,小单元全群转出,及时清洗、干燥、消毒、空置至少 1周,才能转入下批次猪群。

全进全出使不同批次猪群间隔开,不发生接触,阻断疾病水平散播,消除疫病扩散风险,进而逐步净化猪场。

4 结语

4.1 批次化生产的系统思维和认知抬高养殖技术门槛

批次化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缜密规划将生产构成要素与量能进行完美配比,整合养殖新型点、面技术构建而成,提高了养猪专业技术门槛。由于生产流程操作弹性小,标准化程度高,可持续性要求高,又必然会提升养猪技术水平。

4.2 批次化生产为物联网智能管理创建条件

批次化生产形成的小单元环境、同质性猪群、标准化流程,为传感器技术应用创造了条件。高精度、可现场部署的传感器可以对环境、性状监测;对病原体、微生物监控;实现快速检测、连续监测、实时反馈。批次化生产的场景为物联网构筑起智能管理平台,必将为养猪技术增添底层驱动。

4.3 批次化生产将生产数据和信息变为技术

批次化生产过程高度一致性使获取的相关生产数据更稳定、更可靠、更全面、更海量且误差更小,为建立数据模型、丰富专业知识创造了条件。也对快速收集、分析、存储、共享和集成数据的能力、分析方法提出更高要求。数据和信息反过来提高了对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技术升级,通过整合数据建模,形成数据驱动的智慧管控。

4.4 批次化生产是破除猪周期、稳定猪价的平衡器

推广应用批次化生产对生猪价格的稳定机制表现在 3个方面,第一是抬高养猪的软、硬件门槛,限制普通投资者无序进入和退出,从而有效控制猪产量的较大波动;第二是商品猪全年供应量稳定均衡,消除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第三是靠效率提升盈利空间,精细化的批量过程管理,一方面提升生产效率,一方面压缩生产成本,使效益空间扩大,不依赖猪价非正常飞升投机获利,消除价格非理性波动。

4.5 批次化生产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批次化生产使母猪群体繁殖性能提升,主要是通过繁殖管理改进生产效率,而不会改变母猪遗传性能。育种要获得遗传进展,还需加大科研投入,纳入基因组信息、先进育种技术和精确育种方法,引入优秀基因,从根本上提升繁殖性能。

批次化生产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主要是切断了疫病传播途径,而猪只感染后终生携带病毒的疫病,清除、净化病原存在难度。不健康的猪群采用批次化生产,发掘潜力也有限。做好生物安全防范,将传染源堵在猪场外,才是获得养殖健康的关键。而生产区严谨的消毒防范也是必要的,科学有效的消毒方法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分娩舍、保育舍,适宜采用舍内冰醋酸挂瓶、舍外生石灰铺撒相结合的“酸碱消毒法” ,切断传播途径。

批次化生产促进技术升级,本质是生产过程的需求促进了技术集成,并未直接产生技术。批次化生产的可持续性需要技术契合和硬件配套,因此需要不断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以新产品、新技术取代落后的技术和产品,提升生产率,不断突破“天花板”,从而给予生产持续发展动力。

批次化生产专注于过程连续性,按部就班管控生产节奏,各阶段流程按计划落实到位,但细节上的变数无法面面俱到,而技术性细节却直接决定执行成败。因此,关键环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把控,防止疏漏,完善每一个细节环节。

-card" data-content="{"url":"","content":"","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mosaic-legacy/dc0c000034727e5daafd","title":"中兽药经典方剂在养猪中的应用","author_description":"果然悠","price":99,"share_price":39.6,"sold":497,"column_id":"1613130388762632","new_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mosaic-legacy/dc0c000034727e5daafd"}">
概念养猪:批次化生产实践与关键技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爱孕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ywan.com/yqbk/96865.html

阅读 3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2-06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28条)

  • 爱孕网

    2024-04-27~暂无数据~

欢迎来到爱孕网